2)第460章 史上最贵的酬劳_我要做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思。

  这个道理是不懂吗?

  未必!

  从科举一路考出来的官员,说到底还有文人的习性,文人什么习性呢,好面子,又有些过于理想。

  一旦招降倭寇,就要给他们官职,一想到和昔日的贼人同殿称臣,官员们就受不了,他们会千方百计,阻挠这种事情。还别说比较死硬的明朝文人,宋朝又如何?

  北宋名将狄青累积战功,一路升到了枢密使,执掌全国兵权,结果却遭到了整个文管体系的排挤攻击,各种泼脏水,无中生有,恶语中伤。其中就不乏欧阳修,韩琦,文彦博等等名臣。

  在无休止的攻击之中,软弱的仁宗皇帝选择向文官集团妥协,将一位功勋卓著,忠心耿耿的大将贬到了陈州,一年多之后,狄青就暴病而亡,将星陨落,狄青就是被文官集团给阴死的,死的比岳飞还冤!

  相比狄青,王直和徐海不但出身更卑贱,而且他们还反抗朝廷,在海外称孤道寡,弄得大明朝灰头土脸,颜面无存。

  千刀万剐了他们还不解气,如何能给他们官职,哪怕是假的,文官们也转不过这个弯儿。

  更何况文官之中,又不乏沽名钓誉之徒,他们就是以挑毛病活着的。

  真心招降,他们说有辱斯文,如果假招降,他们就说朝廷失信于人,总而言之,道理都在他们那里,可是真让他们去做点事情,保证是一团糟。

  很不幸,浙江就有这么一根极品搅屎棍。

  此人就是浙江巡按御史王本固,别看他只是个七品官,可是巡按御史和巡抚总督一样,都是钦差的性质,有专折奏事的权利,典型官小权大。胡宗宪当初就是从这个职位一跃升到浙江巡抚的。

  王本固是嘉靖二十三年的进士,资历不差,而且官声极好,虽然比不上海瑞那种偏执狂,他也是极为清廉,不贪不占,爱惜民力,处处打着为百姓做主的旗号,能战敢战。

  而且他本身没有把柄,浑身是刺,哪怕强如胡宗宪,面对他,也是老虎吃天,没处下嘴。

  也不知怎么回事,王本固从哪里听说胡宗宪打算招降倭寇,他上蹿下跳,几次当着胡宗宪质问。

  倭寇祸国殃民,人所共知,朝廷每年花费百万两军饷,聚集几十万大军,拿区区倭寇没有办法,竟然要招降,要不要脸?把大明的尊严置于何地?死于倭寇手里的军民百姓会如何看?堂堂大明朝,连倭寇都对付不了,简直愧对祖宗,有负圣恩。

  王本固甚至直言,谁提议招降倭寇,就是和倭寇暗中勾结,图谋不轨。为了大明朝的正气,他要誓死力争,绝不和倭寇妥协。

  有了这么一个不要命的家伙挡着,胡宗宪是真不敢去招降王直和徐海,可不招降也不成,恰巧这时候,唐毅来了,胡宗宪就把主意打到了他的身上。

  王寅低声下气,近乎哀求道:“状

  请收藏:https://m.ddxs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