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章 一个要求_我要做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扑哧!

  一句话不如笑翻了多少人,万浩脸色铁青,鄙夷地吼道:“无知的蠢物,不要在这里碍眼!”

  “哼,还才子呢,脾气真臭。”

  “就是,这个德行还怎么当文曲星,还是咱们的唐神童好。”

  大家满怀希望,看向了唐神童,或许福至心灵,唐毅笑道:“梨儿腹内酸!”

  梨儿正是“离儿”的谐音,巧妙避开了万浩的陷阱。

  唐毅仰着头,面带自信的笑容,随便你怎么来,小爷都接着。万浩这下子可尴尬了,他虽然肚子里还有货,但是都杀伤力不足。肯定对联难不住这个小家伙,不如换点花样。

  “对联不过小道,我们作诗如何?”

  作诗!唐毅还真没有把握,明清两朝他知道的诗本来就不多,但是此时哪容的他退缩,拍着胸脯笑道:“好啊,你只管出题吧!”

  “这个……”万浩倒是为难了,他出题就算赢了也不公平,正在犹豫之时,忽然听到笑声传来。

  “万贤侄别来无恙啊?”

  众人急忙闪目看去,从人群当中走出三个人,为首的老者笑眯眯的十分富态,不少人一眼认了出来,无不躬身施礼。

  “原来是上泉公来了。”

  “上泉公好!”

  唐毅不认识来人,就听旁边有人低声说道:“此老就是魏良辅魏老大人,当今的曲圣。”

  “啊,他老人家不是做官吗?”

  “老爷子去岁在山东左布政使任上致仕的,今年夏天才到咱们太仓。”

  “哎呦,他老人家来了,咱们可有福了!”

  “敢情,要不是魏老大人,你以为琉莹姑娘怎么会巴巴赶过来。”

  听着这些人的议论,唐毅顿时瞪大了眼睛,魏良辅啊,后世或许知道他的人不多,偏偏唐毅对此老非常熟悉。

  魏良辅是嘉靖五年的进士,一路升官,做到了左布政使,当然他出名不是因为做官,而是因为他在艺术上的成就惊人,传唱后世的昆腔就是魏良辅创造的。

  此老在友人的协助下,采集江南流传的海盐腔,余姚腔,以及民歌小调,调和水磨,融为一炉,形成清新细腻,舒徐婉转的水磨腔,也就是后来的昆山腔。

  而且他还改革伴奏乐器在笛子和箫的基础上,增加琵琶,弦子,使得唱腔更富感染力。世人有“国工”“曲圣”的美誉。

  说来也巧,唐毅上辈子考上公务员之后,最初就在文化局工作,负责整理保护昆曲,因此对魏良辅十分熟悉。尤其是还是穿越以来,见到的第一位名人,唐毅难免激动。

  魏良辅十分和气,走到了两个人中间,赞许地看了一眼唐毅,然后笑道:“汝孟贤侄,太宰大人可好?”

  一句话就透露出关系不一般,实际上魏良辅也是江西人,和万镗,还有当朝的首辅严嵩是同乡,只是魏良辅看不起严嵩和万镗等人结党营私,贪赃枉法,把国事搞

  请收藏:https://m.ddxs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