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31章 出发_我要做首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讲究重义轻利,认为商贾都是奸佞狡诈之徒,结果就口不言利,排斥商贾,在财务上,多少大臣被耍得团团转,面对国库枯竭,束手无策?”

  赵贞吉有心辩驳,可是却找不出任何有力的论据,别的不说,光是唐毅用新债换旧债,就把愁人的利息压力给轻松化解,省出来的银子能干多少事情?不懂财务,不懂经营,能治理国家吗?

  “再有,文官都希望重文轻武,抑制武臣,说他们桀骜不驯,心怀不轨,一旦做大之后,就会谋朝篡位!诚然这种可能性我不反对,但是不要忘了,国家还有外患,不需要武将去平定吗?把他们踩到了泥里,难道真的要我大明学习两宋,等到胡人杀到京城,指着太监领兵御敌,国破家亡吗?”

  赵贞吉被问得越发窘迫,竟然汗透衣衫。

  “还有,就拿皇帝出巡来说,一提到就说什么劳民伤财,就说什么靡费无度,试问大明广有万里,不论南北,都陛下的子民,让天下百姓一睹天子风采,不是更能拉近民心吗?”

  唐毅连着举了三个例子,个个切中要害。

  翻开儒家的典籍,你会发现不论孔孟圣人,说的都非常有道理,听起来都很动听……但是为什么用儒家治国,就难以跳出兴衰治乱的循环,而且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标准来说,几乎历代士人,没有一个合格的,毛病出在了哪里?

  其实看看儒家提倡的那些东西,也就明白了,不论三纲,还是五常,都是道德标准,而道德是没法量化,没法言说,大家都知道孝是对的,可做到什么程度是孝顺?谁能说得清楚?

  相应的富国强兵,制定法律,刑无等级……全都触手可及,实实在在,这也就是为什么春秋战国,法家大胜儒家的原因所在。

  这东西就有些像后世的情况,有些团体打着环保的旗号,水电站不让建了,打着反核的口号,核电站也不让建了——结果呢,他们用电比谁都凶,停电了,比谁骂得都大声。病态扭曲的环保人士、反核人士、爱狗人士、爱猫人士,他们和千百年前的,死抱着儒家教条的士大夫,都是一个德行,自以为占据了道德制高点,可是真的按照他们的主张,那就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在推诿扯皮,无休止的谩骂争吵之中,慢慢沉沦下去……

  “大洲公,此番南巡,我想让陛下看看东南的发展,同时也让东南的绅商士人,和陛下交流,我们要拿出真正能落实的国策,经过这一番协商,争取把商税的事情落实下去。东南是最支持新政的地方,心学门人是新政的忠实拥护者,只有到了东南,才能一锤定音,心学取代理学,务实取代空谈,新政取代旧制。陛下走了这一趟,下一步的新政才能真正往下推动。”

  唐毅真正袒露心声,把自己的设想

  请收藏:https://m.ddxs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