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6章杨大眼生擒俞大猷_开局皇帝:我招募到了枪神赵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不说,在人类历史上,骑兵长期处于陆战之王的地位。无论是来去如风、远近皆能的突骑,还是坚不可摧的具装重骑,历来都是东西方军事家最为喜爱和最为头疼的战略目标。在西方中世纪的战场,欧洲最可怕的军队无外乎身披重装板甲的骑士老爷们,其精英式的训练和超强的防御力基本上是战场上其他兵种的梦魔。

  而同一时期的东方战场上,最不好应对的则是来去如风的蒙古轻骑,他们远能射箭、近能挥刀,面对重装步兵可以“放风筝”,面对轻装步兵可以突击冲阵,堪称全能战士,可以做到败则小败、胜则大胜。

  而当这样的军队面对临时征召的农民募兵,亦或者大明那些退化为农奴一般的卫所兵时,战场形势就更加一边倒了。这些刚刚拿起武器、毫无战斗经验的人面对骑兵的冲击,他们能够感受到的情绪也就只有恐惧了。

  在恐惧的趋使下,这些军队往往会四散而逃。如此一来不用多想,溃逃的这边失败显然就是一种必然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千年以来世界各国的军事家们尝试了各种手段,其中最有效的就是长枪方阵和拒马。然而长枪方阵和拒马也有弊端。

  比如长枪方阵的训练需要很长时间,还必须有足够高明的组织体系、抚恤方桉等配套措施,这样才能确保士兵有足够的战斗意志积极作战;而拒马的铺设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拒马还有着于阵地运动性太差,无法主动推进的巨大缺点。

  总而言之,大家都发现即便有了长枪阵和拒马,在阵地上却仍然急需一种新的方式来对抗敌军精锐部队的进攻。

  大致在15至17世纪同一时间里,西方波希米亚和东方大明就陆续出现了一种可以对抗骑兵的战斗兵种——车兵。车兵所使用的战术,就是赫赫有名的车阵(车营、车堡)。

  在十五世纪初期,波希米亚王国(今捷克)的手工业和矿业发展迅速,作为神罗土地的一部分与哈布斯堡家族的直辖领,哈布斯堡皇室一直对捷克采取高压政策,尤其是宗教改革兴起之后的宗教压迫。

  也因此引起了捷克人民和中小层贵族的不满,面对德意志人的压迫,民族属性原本就是西斯拉夫人的捷克人民决定奋起反抗。

  但是反抗归反抗,虽然捷克人意气风发、精神可嘉,但是当这帮由农民和手工业者临时组成的大军真的面对气势汹汹的帝国骑兵时,大多数人马上表现出了应有的恐惧,随后四散而逃。

  为了对应这个难题,捷克的贵族们创造出了一种战法,即利用移动的四轮马车为屏障,来保护农民兵的生命安全。这就是欧洲车营的雏形——胡斯车堡。

  胡斯车堡的优势在于,它既可以凭借高大的挡板为战车上的士兵提供保护,也具有

  请收藏:https://m.ddxs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