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2章 汗阿玛不打自招_大清第一作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请收藏

  太子想得很明白:“八弟是因为孤而受到了无妄之灾,如果这一回不保他,那么下一回那把悬挂在头顶的刀子可就直接刺在孤自己身上了。”

  现在做事终于与太子妃商议的太子,将自己的打算与她说清。

  内务府总管凌普属于他的右臂,如今凌普自身难保,太子可谓是两头为难。

  太子妃便与他商议,瓜尔佳氏能给他提供帮助。

  瓜尔佳氏枝繁叶茂,她与另外姐妹四人全都嫁进了爱新觉罗家,大姐嫁给了辅国将军,而她做了太子妃,三妹是未来的十五阿哥福晋,四妹与裕亲王之子保泰定了亲。

  娘家还有三位兄长,各自都在朝中、军中有所建树,他们家这一枝枝繁叶茂,还有旁支亲戚,上了太子这条船的也不少。

  太子妃身后的瓜尔佳氏,继索额图倒台后成了太子倚重的新左右手。

  胤禩之前帮过太子,之后也算是与他处于友好的关系,如果他不想彻底孤立无援,在有关于几个笔名被暴露一事上他得表明态度。

  于是太子一边好言好语劝康熙:写话本还真够不上什么国家大事,顶多引起了众怒与文人们的抨击。笔头上造成的问题,还是“玩乐”性质的,直接将人关去宗人府,那惩罚是否太严重了一些?

  另一边,他也令朝中属于自己的势力提胤禩上奏说情。

  他倒是挺会和稀泥,轻描淡写之间模糊了胤禩话本所造成的影响,强调了“话本”的业余与玩乐性。

  与正事彻底撇开来,将如今的舆论环境归咎于玩乐性质,那胤禩所犯的错就不算什么大事了,最多称呼一句“贪玩”、“不务正业”。

  与朝中参奏胤禩之人所说的话完全相反,那些人强调了胤禩如今在民间的影响,扩大了他用四个笔名写话本造成的恶劣舆论结果,将其与安民、治民、拉拢文人、文化治理挂钩在一起,并且将胤禩所做的后果,与民间反书、叛逆之书诞生强行撮合在了一起。

  不是什么要命的大事,但足够令八贝勒焦头烂额,闭门在府的程度。

  胤禩大概可以猜到兄弟们是如何给自己挖坑的。

  ——我们想要的也不是八弟小命,而是他彻底远离朝政,与太子划清界限,他本来就没心思掺和进来这一堆事情不是吗?

  康熙深深地看了一眼太子,似乎并不意外太子为胤禩求情:“朕让他去宗人府,自有朕的用意。”

  康熙高深莫测道:“毕竟那四个名字带来了一些不好的影响,文人们暂时生起的怨言得平了。”

  他以为自己说的已经够清楚了,暂时让“胤禩”去宗人府,算是避风头,过了这一阵子,看客们自然会反应过来,喜爱倾城的人与讨厌他的人一样多,等他们反应过来,就该为了倾城的后续著作而说好话了。

  到时候再让“

  请收藏:https://m.ddxs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