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54章恢复生产,鼓励手工业_崇祯十七年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准,则必须有摄政亲王定夺,而对于摄政亲王的提议,有超过五名大学士反对,则内阁可以不遵从摄政亲王的命令。

  明朝的国事,首先是议事堂控制大的方向,征税、开战等大事,以及明朝一年的财政预算,这些都由议事堂掌控。

  议事堂会议不常开,一般只有年底和年初开一次,或者有议事堂官员对内阁不满,达到一定人数,可以申请召开议事堂会议,对内阁进行质疑,另外天下遭遇大事,摄政亲王有权临时召集议事堂会议。

  明朝具体的事物,则是由内阁在议事堂给的预算之内,进行处理,治理整个大明。

  内阁的会议,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每日的例会,一种也是摄政亲王提议临时召开的议事会议。

  在文渊阁内,王彦与七位大学士在咨政堂内坐好,小吏备好茶水、糕点,然后给七位国相,每人一份卷宗。

  这是王彦让应天知府庄文烈给他抄来的外郭资料,上面统计了外郭现有的作坊,人口等等信息。

  “今天在文渊阁议事,孤是想和众相商议南京外郭城贫民的安置问题。还有朝廷注入资金,或者给予优惠政策,帮助作坊恢复生产,鼓励开办更多作坊解决平民生计的问题。”王彦坐在中间,直接开口对众人沉声说道,“外郭的情况都在卷宗上,原有的五百余家各种作坊,现今复工的只有一百余家,整个外郭城有二十万百姓,没有生计。这么严重的问题,我们现在才注意到,这是孤的失职,更加是朝廷和内阁的失职!”

  几人见王彦面色不善,忙先快速的将卷宗游览一边,纸张翻阅沙沙作响。

  “殿下,这些日子以来,内阁和殿下都忙于接手浙、闽、赣三省的事宜,对于南京外郭的情况,没有进行关注,却有失职之嫌!”陈邦彦站起来说道:“殿下既然提出了这个问题,我们内阁赶紧议一议,尽快处理此事,亡羊补牢,时未晚也!殿下也不用太过自责!”

  现在唐鲁方倒,王彦方胜,内阁几大学士,自然不敢违背他的意思。

  王彦坐正了身子,神情缓和了一些,“这次唐鲁两藩叛乱,给民间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不只是南京,南直,乃至浙闽都有影响。之前豪族圈地,大量百姓失地,就靠着各地的作坊,以及兴起的各行各业,才找到活计生活。”

  王彦看了几人一眼,接着说道:“城中酒楼、店铺、商号能雇佣的人员,毕竟只是少数,且多要求有一技之长,这些失地的贫民,主要还是在各个作坊工作。这么多人,如果得不到安置,只要有人煽动,必然量成大祸!为了尽快安置,孤王决定由朝廷出资,帮一些作坊渡过难关,然后再给予一定的减税政策,鼓励士绅和商贾开办作坊,将这些百姓尽快安置,恢复南京的稳定!”

  新入

  请收藏:https://m.ddxs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