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2 《自然》文章,初稿完成!(求订阅)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22实验室逛了一圈,发现有机光伏团队正在有条不紊的运转着。

  现在的团队已经被许秋调教的非常成熟了,只要下达了指令,哪怕他本人不在场,也可以有序的运转。

  这也是某种程度上的红利,具体来说,是“工程师红利”,也即国内存在着非常多受到了良好教育的理工科学生,他们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抗压能力。

  虽然对于个体来说,红利并不是一个什么好的形容词,因为红利就近似等于廉价,但对于团体来说,有了红利,就可以加速的发展。

  比如,之前说的人口红利,指的主要是农民工之类的廉价劳动力,他们可能拿着几百块的工资,创造着上万块的价值。

  而且,好不容易致富了,最后还掏空钱包,把钱留在了城市中的那一栋栋钢筋混凝土中。

  正是他们的默默付出,让种花家花费了30年的时间,走了西方发达国家200年的路。

  现在因为基础教育的普及,人口红利几乎消失,受过教育的人,多多少少知道点资本论,不会干出“拿着几百块的工资,创造着上万块的价值”的事情了。

  这就导致用工成本急剧上升,不少工厂都搬迁到了东南亚,那边的教育还没有普及,人口红利尚在。

  好在,虽然种花家人口红利几乎消失,但又赶上了新一波的工程师红利。

  表现出来的就是理工科大学生不值钱,很多高校、化工、制药行业依靠这批廉价劳动力,得以迅猛的发展。

  不过,工程师红利总有用完的一天,而且也是有代价的。

  比如,这茬被当成红利的韭菜们,现在快要断根了,都不生小韭菜了……

  连央妈都急了,喊话:“开放N胎,多多生育(我们需要新的韭菜);文科生巴拉巴拉,我们需要理科生(我们需要新的韭菜);高房价不利于人口留下来,不利于创新,不利于……,我们……,我们需要新的韭菜。”

  当然,这里的韭菜只是一个比喻,并无褒贬的含义。

  那工程师红利被消耗完之后,有没有新的红利诞生呢?

  其实是有的,那就是技术红利,这需要在工程师红利期间,通过一代又一代人996、努力奋斗,产出具有持续壁垒性质的技术。

  这样,就可以通过技术壁垒,把镰刀挥向世界上其他欠发达国家了,去收割他们的民众,换种好听的说法,就是共同发展。

  事实上,技术红利,也是欧美国家人民生活水平高的根本原因,他们现在过的好,其实就是在吃之前几代人积攒下来的本钱。

  另外,工程师也不一定是大学生,经过培训的中专生、职高生、大专生也可以使用。

  这或许是国家强令初中升高中保持50%的入学率,且不能复读的原因——早点把人才培养出来,早点为国家添砖

  请收藏:https://m.ddxs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