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6 Y系列受体大突破!(求订阅)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JACS这样的一区顶刊,与《自然·光电》这种《自然》大子刊之间没有什么过渡的期刊。

  如果冲不上《自然》大子刊,那就只能掉回JACS、AM、NC、EES……。

  也因此,一些课题组如果觉得自己冲不上去,就不会去投《自然》大子刊,因为《自然》大子刊审稿比较慢,太过于浪费时间。

  第七篇工作,泡菜国Choi课题组发表了一篇ACSEL。

  他们合成了一种名为3MT-Th的给体材料,这种二元D-A共聚物给体材料的分子结构非常的简单,D单元是BDT,A单元是单乙酸乙酯取代的噻吩,合成起来较为容易,成本可能也比较低。

  他们将3MT-Th给体和IDIC受体材料结合,并用非卤溶剂甲苯进行器件加工,效率最高可达10%。

  总的来说,这种3MT-Th材料的设计思路和许秋之前交给学妹的PTQ系列材料有些相似。

  主要也是突出“合成简单、节省成本”的亮点,另外这个工作还捎带了“非卤溶剂”的概念。

  受这篇文章的启发,许秋打算之后也让学妹试一试非卤溶剂,虽然器件效率不一定能够提升,但也算是一个白捡来的亮点,不用白不用。

  看到这里,许秋发现最新报道出来的文章,大多数都是基于给体材料的合成与开发。

  他推测可能是因为自己做的受体材料太多了,把其他人能走的路都给走的差不多了,导致其他人纷纷选择了给体材料的道路。

  当然,也有可能因为很多课题组的优势方向就是给体方向。

  毕竟,之前富勒烯体系统治下的时代,基于受体材料的开发吃力不讨好,使得大多数研究者从事的都是给体材料的开发。

  另外,从功利性的角度上来讲,现在许秋已经把受体材料开发的非常完备了。

  而给体材料却相对匮乏,机会非常的多。

  只要顺便合成出来一种差不多的给体材料,和买来的ITIC等基准受体材料混一混,拿到一个10%的效率并不算难。

  一旦效率可以达到10%,基本上就可以发一篇弱一区,甚至一区的文章。

  这种档次的文章,哪怕是对于正教授来说,都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同时,许秋还发现国内同行们的科研嗅觉,以及反应速度也是比较快的。

  放眼望去,有机光伏领域的半壁以上江山都被国内的研究者给占据了。

  当然,这可能也和漂亮国缩减了有机光伏领域的研究经费有关。

  包括魏兴思从漂亮国回国,其实也是受到了漂亮国政策这方面的影响,他原先在NREL课题组的运转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区文章一共就只有这七篇,剩下的都是一些弱一区或二区的小文章了。

  现在许秋看这些弱一区或二区的小文章,只要不是纯机

  请收藏:https://m.ddxs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