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5 连续突破,剑指17%!(求月票)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进行测试,中途不会有太长时间的停留:

  如果下午五点半前能来得及测试完毕的话,那就下午测试;

  如果下午来不及完成测试,而数据又急着要的话,那就点外卖,加班把数据肝出来;

  如果数据不急着要的话,那就延迟蒸镀的开始时间,把蒸镀预期完成时间安排到晚上七点半之后,这样可以在休息过后进行实验。

  换言之,以前叠层器件的制备、测试等一系列过程是连续的。

  而这次,学妹在下午五点多蒸镀好叠层器件后,并没有立即进行测试,然后让蒸镀好的器件又在蒸镀舱的真空环境中放置了大概四个小时,一直到晚上九点左右,才开始进行的测试。

  也就是说,这批器件的制备、测试中间,有了大约四个小时的空窗期。

  如果放在平常,许秋肯定不会怀疑是这方面的原因,但现在他有些实在找不到原因了,只能从细节的地方着手考虑。

  而且,有机光伏器件也比较特殊,它的有效层是一种多相共混的体异质结结构。

  理论上,一旦器件被制备出来,只要不是处于绝对零度的条件下,有效层的形貌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着。

  也因此,即使是同一个器件,在不同时间去测试它,得到的结果都会是不同的。

  只是人们一般不太会去考虑较短时间尺度下的器件性能变化,通常都是存放几百、上千个小时,来验证器件的稳定性。

  因为短期器件的存放,会受到影响的因素太多,难以进行控制。

  这时,许秋突然灵机一动,回忆起大约一年前,自己刚刚进入课题组的时候,田晴和他讲述的一段实验经历:

  “我周五蒸镀好的器件,把它们放在了蒸镀舱中存放,周日跑过来测试,器件效率居然比平常还高一些……”

  自那以后,组里其他人做器件都是半天,或者一天完成一批;

  而田晴就要拖到两天,甚至三天才完成一批,只有偶尔来了实验兴致,她才会在一天内把器件给做完。

  当时,许秋听到田晴的解释也没有太过在意,只当她是在给自己划水找借口。

  现在想想,田晴当时可能并不是在说谎,她确实发现了一个独特的实验现象。

  而且,她说的这个现象,或许也是具有普适性的,比如在叠层器件中同样适用。

  也就是说,当器件制备完成后,不立刻进行测试,而是让它们在蒸镀舱内的真空环境中放置一定的时间,有几率会引起器件性能的提高。

  这个变量比之前实验者的那个变量要更加容易验证一些。

  许秋直接在模拟实验室中开始操作,摸索不同体系的器件性能,随蒸镀完成后在蒸镀舱内放置时间的变化趋势。

  其中,所选择的体系包括各种经典二元单结体系,PCE10:PCBM、H22:ITIC等,以及最新的几

  请收藏:https://m.ddxs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