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2 《自然·能源》审稿意见归来(二合一大章,求订阅)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案倒是有,但我认为现在不用急着对PTQ1进行分子结构的改良,先把手上的工作整理好发表了再说,至少要把J4、H5这两个工作‘卖’出去,J5可以暂时先放一放,就像之前H3体系那样。”

  J5材料的光电性能许秋在模拟实验室中试验过,器件性能并没有J4高,这个变化趋势和之前得到的“J3的性能弱于J2”结果一致,表明J系列给体中,带有烷硫基侧链的BDT,光电性能上不如正常烷基侧链的BDT,因此许秋就没有让学妹继续做J5。

  在有新的更好的体系可以做的时候,一些“失败”的体系可以暂缓发表,等什么时候新领域研究受阻,或者恰好需要这样一个新的体系的时候,再重新拾起也不迟。

  比如之前学妹开发的H3系列材料,最开始的时候因为器件性能较差,如果要把工作发表出来,可能只能发表ACSAMI级别的文章,所以就没有写文章,后来被田晴选中,应用到了她的体系中,有望发表更高档次的文章。

  这是一种可以最大化科研成果的策略。

  韩嘉莹乖巧的点点头,同意了许秋的建议,随后说道:“我也有一个想法,之前魏老师不是说要找蓝河买刮涂机器嘛,等有了刮涂机器,我觉得可以用在PTQ1的体系中,这个给体材料的适应性感觉很不错。”

  “这个想法确实可以,”许秋想了想,补充道:“我们把PTQ1和IDIC结合,整合大尺寸、刮涂、厚膜这些概念,甚至可以试着分析一下当下的体系理论上生产每度电的成本,和其他类型的太阳能电池器件做一做对比,虽然这个数据只是实验室内部的,但近些年很少有人做这部分工作,我们可以把这个概念提出来。”

  之前,许秋在学术圈里没有什么影响力,因此就是按部就班的积累学术成果,不断发表大大小小的文章,同时提高自己的科研综合能力。

  现在情况不同了,许秋《焦耳》综述文章已经发表,《自然·能源》正在路上,之后可能还有机会发表CNS,他在有机光伏领域的影响力已经不容忽视。

  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许秋认为他现在有义务给同行们提个醒:

  有机光伏领域最终的目标是用光伏器件发电,其实就是在和传统的已经实现商业化的无机硅电池竞争,成本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指标,这也是他当初设计PTQ1这个材料的初衷。

  这时,吴菲菲突然插话道:“许秋、韩嘉莹,你们两个平常聊天就是这种状态嘛,一直在讨论学术?不觉得有些奇怪嘛……”

  许秋反问道:“奇怪吗?”

  韩嘉莹也附和道:“我觉得挺正常的呀。”

  吴菲菲解释道:“我是说,你们平常就不会做那种……情侣会做的

  请收藏:https://m.ddxs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