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8 孙一凡的打算(求订阅)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把孩子留在国内读大学的。

  可能他们是两手准备吧,能考上国内不错的985大学就留国内,考不上就送出去。

  像国外一些还不错的大学,世界排名前100的,可以通过简单粗暴的“钞能力”,直接捐钱拿名额。

  而国内就比较难了,高考还是相对比较公平的,大多数985本科,光有钱肯定是进不去的,有权的话,或许可以操作一下,但也只会偷偷摸摸的搞,被发现了曝光出来影响就非常不好了。

  如果是研究生的话,那基本随便考,即使是清北大学的研究生也不难进,当然,这里的难度是本科和研究生之间难度进行对比。

  为什么很多企业会更看重第一学历,也就是本科时的学历?

  就是因为本科学历的含金量相对更高一些。

  本科普本、硕士清北,和本硕都是清北的进行对比,显然后者的平均实力要比前者强的多。

  闲聊间,服务员已经上齐了菜。

  这边的菜量都不大,比较mini,这也是魔都周边非东北菜餐厅的特色,盘子大、份量小。

  不过摆盘还是比较精致的,许秋每个菜试吃了一下,味道也不错,有点颠覆了他对创意菜餐厅的偏见。

  之前他和学妹去过一家名叫“大米餐厅”的创意菜餐厅,装修格调什么的都不错,但菜品质量堪忧,属于那种只会去一次打卡,不会再去的餐厅。

  菜吃到一半,孙一凡终于开始进入正题:“现在开学都两个多月了,我在实验上一点进展都没有,实验怎么做怎么失败,许秋你发了那么多文章,有没有什么秘诀啊,可以教教我?”

  “这个……”许秋也不知道该怎么回应了,只好说道:“多看文献,多总结,多做实验,多分析?”

  如果是文章润色的事情,或者有现成的数据让他去规划文章该怎么写,他还能支点招出来,可现在孙一凡的问题是“实验一直失败”,这个他就有些无能为力了。

  其实,许秋很想说:“实验失败非常的正常,科研凭借的更多是天赋和运气,选择大于努力,本质上搞科研就是求老天爷赏口饭吃,不是每个人都合适的。”

  这是许秋进入科研圈后一年多的感觉。

  但这话肯定不能说,容易打击到对方,毕竟孙一凡是五年的直博生,科研之路才刚刚开始。

  要是听了他的“毒鸡汤”,结果一蹶不振了,那罪过可就大了。

  孙一凡已经听出了许秋的言下之意是“我帮不了你”,有些消沉。

  许秋转移话题:“你当初怎么选择了直博呢?我记得你最早是计划读硕士吧。”

  孙一凡无奈解释道:“万有声是‘长江’嘛,想进他的课题组的学生比较多,竞争比较激烈,当时硕士的名额,已经被他给了一个提前和他联系的外校保研生,于是我就只能直博了。”

  “原

  请收藏:https://m.ddxs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