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2 怎么会有种莫文琳是他的小粉丝的既视感(求订阅)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报告,还是比较久的,而他和魏老师中间还隔着走道,交流不方便,现在旁边有个熟人能聊聊天,也是蛮好的。

  “哈喽,准备的挺充分嘛。”许秋朝莫文琳点点头,主动打招呼道。

  他瞥见她带了实验记录本用来记录,还把手机拿了出来,调试着相机,应该是打算拍照。这让许秋想起了之前《物理化学》的老师不愿意给学生课件,然后每次上课的时候,下面一群学生架着手机“刷刷刷”的在拍照,有时候老师课件翻的快了,还会被学生提醒翻回去让他们拍……

  “是啊,”莫文琳点点头,“这还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种级别的大会,之前硕士的时候最多听听学校里的报告什么的。”

  许秋“嗯”了一声,随后说道:“我们学校研究生毕业的话,需要在校级会议上做一次汇报演讲,你们东伐大学没有这样的规定嘛?”

  “也是有的,为了让学生们顺利毕业,院系专门搞了一个校级的‘校庆报告’。”莫文琳解释道:“形式感觉和答辩差不多,下面都是系里的老师在听,参加了这个,就不需要跑到学校外参加会议啦。”

  “还有这种操作,”许秋笑了笑说道:“那还挺方便的。”

  许秋和莫文琳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儿,时间到了上午九点整,会议正式开始。

  龚远江亲自作为主持人,简单讲了一段开场白:“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的会议主题是‘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发展研讨会’,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了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德尔Bazan教授,来自华南大学的徐正宏教授……”

  开场白三分钟结束,并不冗长,没有太多体制内的味道。

  然后,龚远江开始介绍Bazan的简历,类似于之前许秋那篇ACSEL综述上魏老师的简历,不过更加丰富了一些,列出了一些主要荣誉,比如“在材料科学领域被高度引用的科学家”、“发表论文500余篇”等等。

  掌声过后,Bazan开始汇报,他稍微带一些口音,但不是那种大舌头音之类的,语速也比较快。

  这让许秋想起了学校里的外教,本科要修读的英语课,可以选择外教授课,不过许秋出于绩点的考虑,一门都没有选过,老外的课程普遍是事多分低,而且还入乡随俗的学会了点名,当然,虽然也入乡随俗的不随便挂人,但C、D的成绩给起来并不会含糊。

  结合着PPT,Bazan的汇报,许秋还是能比较容易听懂的,毕竟他是六级600+的选手,学校的英语综合测试的成绩也是A,英文听说读写四项全能。

  Bazan大体上介绍了他的一些关于共轭聚合物材料的理论,涉及合成细节的内容比较多,体系和目前常规的体系不太一样,比较有年代感,还出现了一些

  请收藏:https://m.ddxs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