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2 实验失败才是科研的主旋律(求订阅)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高,许秋便在反应瓶中加入了15毫升重蒸过的甲苯,溶解原料。

  接着,加入1毫克的单质碘。

  最后,将装置至于高压汞灯的照射下,大街上的路灯很多就是高压汞灯,具有低成本、光效高、寿命长、省电等优点。

  这个反应,应该是许秋做合成实验以来,最简单的一次反应了,几乎没花费什么功夫,就完成了,也没什么危险性。

  唯一的缺点就是反应时间略长了一点,要等一整天。

  第二个反应是PDI3-B-6的硒化反应,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在PDI分子湾位引入一个硝基,第二步用硒原子取代硝基。

  第一步的反应,原料是PDI3-B-6和浓硝酸,溶剂是二氯甲烷,条件是常温,反应时间8小时。

  这次倒是不用重蒸溶剂,直接在反应瓶中加入称量好的PDI3-B-6材料,以及10毫升的二氯甲烷。

  然后,将3毫升的发烟硝酸溶于5毫升的二氯甲烷,所谓的发烟硝酸,就是硝酸浓度在90%-%的液体,因为溶解了部分二氧化氮而呈红褐色,腐蚀性极强,可用作火箭燃料。

  因为发烟硝酸的高危险性,在取用的时候,许秋特意多戴了一层手套,把通风橱的玻璃拉到最下面,这才拧开试剂瓶的瓶盖。

  即使这样,还是有一丝丝酸的味道泄露了出来。

  配好的发烟硝酸溶解后,许秋将溶液缓慢滴入反应瓶中,一滴一滴的滴加,没有全部加完,只加了毫升。

  最后,加入一粒磁力搅拌子,常温下搅拌。

  两个反应投好,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

  反应路线是许秋自己设计的,反应条件则是根据文献资料总结出来的。

  虽然大多数有机反应,都在教材上有较为通用的反应条件,但对特定的、专业性比较强的分子,比如PDI的合成反应,文献的指导意义非常重大。

  如果没有文献参考,光摸索条件可能都得摸索个三五天,甚至一两周。

  不过,他的分子结构毕竟和文献中只是相似,而不是完全一样。

  因此许秋对于最终能否得到想要的结果,心里也没底。

  至于动用系统的力量,比如模拟实验室I,也不是很有合适。

  目前他有了模拟实验室II,模拟实验室I已经很少启用了。

  后者的主要优势是可以加速,而像这种反应时间24小时的,强行花费2400积分加速去验证可行性性价比太低;

  如果反应时间比较短,也没有加速的必要,因为投反应也是有固定的时间成本呢,还不如在现实中投。

  模拟实验室I目前剩下的唯一优势,可能是不需要消耗材料,可以节省实验费用。

  但PDI这类材料很便宜,可以随便造。

  省钱什么的,不存在的。

  投完两个反应后,许秋在实验室晃悠了一会儿,见学

  请收藏:https://m.ddxs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