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三章 雾都鲜鸭血和红腐乳拌饭(求订阅)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韩嘉莹点点头,她上过《有机化学实验》,自然对点板法不陌生。

  所谓点板法,是个俗称,书面一点的名称是薄层色谱法。

  其原理和液相色谱法类似,是以涂布于支持板上的支持物作为固定相(比如硅胶板上的硅胶),以合适的溶剂为流动相(层析液),对混合样品进行分离、鉴定和定量的一种层析分离技术;

  两者的不同之处,是点板法中层析液是从下而上移动的,而液相色谱法通常是从上而下。

  “师兄,那我去准备层析瓶和层析液吧。”韩嘉莹顿了顿,“对了,层析液怎么配制呢?”

  “石油醚:二氯甲烷1:1体积比吧。”许秋随口说道,因为是第一次摸索,所以他也不是很清楚。

  说完,他找来实验室中的硅胶板,也就是涂布着硅胶的玻璃板,然后用玻璃刀将其裁成2厘米乘5厘米的长条状,接着用铅笔在硅胶板上下距离边缘1厘米左右的距离,用直尺和铅笔轻轻画一道线。

  接着,他取来几个一次性离心管,各装1毫升左右的二氯甲烷,然后用干净的毛细管,也就是内径等于或小于1毫米的细管,在反应瓶中取出适量产物,并将其溶解至离心管中,再用记号笔标注样品名称。

  完成这两步后,学妹也已经准备好了两个层析瓶和层析液。

  这点板法的成本很低,和液相色谱法十万块的仪器相比,看起来比较是丐了一点,可里面的门道却不小。

  如果选用层析液溶剂的极性过高,样品会爬升过快,难以分离;

  如果溶剂的极性过低,样品会无法爬升,亦难以分离;

  如果样品浓度过高,会形成拖尾,影响判断;

  如果样品浓度过低,可能无法检出,亦影响判断。

  总之,是门手艺活。

  好在许秋之前特意去了趟老化楼,找到教他《有机化学实验》的钱行全副教授,复制了对方五阶50%的有机化学实验技能,这也是他目前为止见到技能熟练度最高的老师。

  钱老师现在的年龄已经五十多,他的人很不错,至少在教学方面很负责,也许是自知科研能力不够,没有坚持在一线做科研,而是转为实验课程的教学,这一教就是十多年。

  有了五阶50%熟练度的系统教学,面对点板这样的小实验,许秋丝毫不慌。

  一切准备就绪,他用干净的毛细管在离心管中吸取样品溶液,再用毛细管垂直在之前画好的铅笔线上间隔点样,最后将硅胶板垂直放入层析液中。

  层析液接触硅胶板,开始自下而上的爬升,经过下划钱后,溶剂带动着上面的样品点中的样品爬升。

  “还不错,层析液配的刚刚好。”看着初步结果,许秋满意点点头。

  “好呢,我也来试试。”韩嘉莹也学着许秋的样子,挑了一块硅胶板,开始点样。

  当层析

  请收藏:https://m.ddxs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