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章 项目报告提交(求首订)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ITO基片。

  现在想想,当时的方式还是稍显粗糙,如果是现在的他,或许会采用更好的方法,比如蜡封等。

  但也正常,在踏入一个新领域初期,能力值是会随时间的积累而逐步提升的,之后,会陷入瓶颈,然后保持能力巅峰,或者日渐消退。

  结束这个项目后,许秋开始了新领域的探索,选择自己合成新型有机聚合物给体材料。

  首先,经过前期调研,锁定了PBT4T体系;

  然后,设计实验路线、购买单体;

  接着,张疆合成,效率只有4%、5%,遭遇溶解性问题;

  之后,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不断改进合成方法、调节分子结构、优化制备工艺;

  功夫不负有心人,器件的效率从5%,一步步的提升到10%以上;

  最终,确定该体系最优材料为P2FBT4T-2OD,并以“一种高结晶性聚合物给体材料,光电转换效率突破10%”为题,投稿材料顶刊AM。

  不过,目前还杳无音信,也不知文章的命运如何。

  再之后,他又回补了P4T体系的前传和后传部分,分别为:

  “新型多噻吩聚合物给体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光电应用”,说的是PBT4T的故事。

  “侧链工程对P2FBT4T体系性能的影响”,讲的是不同侧链P2FBT4T材料的故事。

  此外,还有帮学姐完成的“基于钙钛矿传输层的有机太阳能电池”,他是排在第二位的共一。

  以及P4T体系衍生出来的边角料,不过都分给学姐和学妹了。

  回顾完毕,看着这满满当当的工作量,许秋感觉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可转念一想,这些工作等下都要翻译成为中文,写进基金年度报告中,他就又泄了气。

  文章多了,有时候也不是件好事啊。

  不过,写入基金年度报告中的文字,将来可以原封不动的用于之后的毕业论文中。

  毕竟,基金项目,或者说“本子”,和毕业论文思路是非常类似的。

  我抄我自己,应该不会有什么后果吧。

  ……

  在许秋的想象中,这英译中的工作应该比较麻烦。

  可实际操作起来,却发现并不难。

  因为他当时写英文文章的时候,其实是心中先有中文腹稿,然后再翻译成英文的。

  毕竟他并不是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即使是和他人用英语交流,也免不得先在心中打个中文的草稿。

  此外,他还找到了一个绝佳的辅助工具,那便是网页版的有盗翻译。

  直接把文章原始WORD文件中的一大段话复制进去,然后有盗就会自动翻译成为中文。

  再把其中翻译不准确的地方,以及一些固定说法的专业名词,稍微改一改即可。

  一段话几百个字,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转换,只要几分钟时间。

  而且翻译出来的文字阅读流

  请收藏:https://m.ddxs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