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章 居然是她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括: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核磁共振NMR氢谱和碳谱、元素分析仪。

  校内的测试,不管怎么说都比较方便。

  测试表征中最麻烦的,当属魔都光源测试。

  不光测试时间是对方安排的,而且每个课题组机时的数量还很有限。

  每次测试会消耗对应测试时间的机时余量,一般为12小时的整数倍,当机时余量为0,则无法安排新的测试。

  想要获得光源机时,需要先申请光源项目,一年两次,每年三月份和九月份分别可以申请一次。

  有点类似于横向项目,比如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不过要求倒没那么高。

  如果申请通过后,光源会分配12、24、48小时或更多的机时余量给你。

  这个算是保底性质的,魏老师之前两年,一共申请了三次,每次都通过,并给了24小时的机时,所以一年差不多可以测试四次。

  今年九月份申请的项目现在还在评审中。

  此外,魔都光源还有奖励机时。

  研究者们发表文章后,如果涉及光源测试的结果,并在论文鸣谢部分感谢魔都光源,即可申请奖励机时。

  可以获得12、24小时甚至更多的机时,一般SCI二区是12小时,SCI一区是24小时。

  如果是更重量级的期刊,比如《自然》大子刊,会奖励的更多。

  当然,能发那样期刊的人,机时基本上也用不完。

  ……

  和学姐商议完实验计划后,许秋也没急着去张疆实验室。

  因为这批材料进行聚合反应的最佳反应时间是10小时。

  现在都已经上午十一点,就算立刻动身去张疆,马不停蹄的做实验,也要下午三四点才能投好反应。

  到时候关停反应就要凌晨一二点了,再加上后面的封端反应还要两个小时,全部搞完就凌晨四点了。

  倒不如晚上投好反应,第二天早上再处理。

  许秋做实验虽然拼,但暂时还没到通宵做实验的地步。

  下午,他和学姐一同用空间电荷限制电流法SCLC,测试有效层的电子和空穴的迁移率。

  这种方法用到的也是电池器件,但是器件结构与正常的结构有所不同。

  SCLC用到的器件,要调节传输层的能级结构,将电池设计成只能通过电子或者只能通过空穴。

  然后,在器件两端提供一个线性的扫描电压,比如-2到7伏特,可以得到J-V曲线。

  通过拟合计算,就能够分别计算出当前有效层的电子和空穴的迁移率。

  其实,陈婉清对这个方法了解的也不多。

  不过,文献中有现成的拟合公式以及器件结构可以借鉴,测试以及数据分析倒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

  晚饭后,许秋坐校车前往张疆实验室。

  晚上十点多钟,投好反应。

  10个小时的反应时间,第二天早上八点多关停反应。

  结束实验后,他回到A501,翻阅文献,试图寻找提升器件性能的方法。

  可惜并没有找到。

  这个体系是他首次开发的,算是一个小领域的先行者,其他人的经验大多用不上,只能依靠自己来摸索。

  路在何方?

  ……

  第二天,许秋关停反应,封端,后处理。

  正当他认真实验的时候,突然听到背后实验室的门口传来脚步声。

  他心里寻思着,这层楼好像只有魏老师的实验室,其他房间都是空着的,平常也只有保洁阿姨出没。

  难道是保洁阿姨进来了?

  回头一看,居然是她。

  她怎么来了?

  请收藏:https://m.ddxs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