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四十三章 皇宫盖楼_宋朝败家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嗯,你这个马屁拍的不错,既然这样。铁掌柜,回头你就做他几千几万把,保你发财。”

  “这、这东西小人可以做出来卖么?”铁掌柜惊喜的问道。

  “怎么不能,你照着这图纸做出来,百姓们若是用的惯了,自然就会顾客盈门。我告诉你,这镐头开山挖石,事半功倍。你做出这些镐头,也算是为朝廷立了一功。铁掌柜,若是百姓觉得好用了,将来这镐头就能让你一辈子吃喝不愁。到时候咱们大宋四海九州的百姓都来预定你的镐头,你用火车发出去,岂不发财了?”

  石小凡说的没错,晚清以前是没有镐头这种东西的。后来引进过来百姓称其为洋镐,镐头的用途广泛,可以挖动更坚硬的东西也不会折断。

  皇宫地面坚固,用镐头开挖地基最是适合不过。洋镐制作简单,重要的是钢材的选用。此时钢铁厂出厂的钢铁硬度足以达到要求,铁掌柜喜道:“这都是驸马爷的功劳,小人怎敢居功。这样吧,这镐头小人会多做一些贩卖。若真如驸马爷之言,将来这东西能做大做强,小人也算是驸马爷入了一股了。”

  石小凡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在意。殊不知后来的铁掌柜,还真就把这镐头做到了全世界,西夏和契丹更是一镐难求,大宋船队更是一船船的拉往海外换取贸易。

  而铁掌柜也成了京城第一铁器铺,赚了个盆满钵满。

  混凝土技术日渐成熟,经过无数次实验配比,工匠们已经掌握最佳硬度。数月之后,地基完成,然后扎钢筋、浇筑混凝土。

  这一切全靠人力来完成,钢筋费了点劲,不过最终还是制作了出来。然后是木匠上场,支模板,再继续浇筑混凝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拿主体。

  承重墙结构,石小凡是不懂的。可他不懂,不代表别人不懂。古人虽然没有造过这种高楼,可对于称重部位他们还是有自己独特的一套理论的。

  虽然工程进展相对缓慢了一些,但一切还算顺利。人们终于发现,原来房子还可以这样盖,混凝土居然有如此神奇的功效。

  只是,这混凝土制作不易,全靠人力来解决根本无法普及,也就是皇家能用得起。

  石小凡几乎每天都会来皇宫看工程进度,缓慢的工程进度还是让他有些不满意,早知道就不盖这么高的房子了,有个三四层足以。

  预算的开支在不断的增加,二十七万两银子转眼打了水漂。石小凡又是那种不肯让民夫受苦的人,这些民夫每个月都有高额的工钱,吃的也是最好的。

  没钱怎么办,找赵祯啊。毕竟这又不是石小凡自己的房子,凭啥继续贴钱往里扔。

  于是石小凡再次去了文德殿,赵祯正捂着耳朵一脸的不快:“石小凡,你这在宫里盖的什么房子。叮叮当当每日聒噪个不听,朕的耳朵都被震出茧子来了。”

  楼房离着文德殿很近,每日钢管碰撞声、吆喝呐喊声、骡马嘶鸣声不绝于耳,文德殿内的赵祯不堪其扰。

  “陛下,你若要想住大房子,就得忍耐着点。那个啥,臣来想跟您说件事...”

  “哦,朕也正好想找你说件事,”还没等石小凡说完,赵祯打断他:“最近宫里开支多了些,朕手头有些紧,你再借给朕些钱救救急。”

  请收藏:https://m.ddxs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