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八百九十章 线索_宋朝败家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真的?”

  “臣等不敢欺瞒陛下!”

  赵祯无奈的叹了口气:“让朕在想想,你们都退下吧。”

  这次赵祯摆摆手,三个人一同起身,共同退了下去。

  赵祯觉得自己大概是神经敏感了,他觉得包拯三人是有事瞒着自己。

  或者说,他们发现了这案子的蹊跷。

  甚至于破了此案,可他们为什么瞒着自己。

  这没道理啊,玉玺丢了,他们有了线索应该第一时间汇报才对。

  如果包拯和邢晨玖背叛自己,赵祯是不会相信的。

  而且,叶青这个皇城司公事,更是绝对不会背叛。

  这么说来,倒是自己多心了。

  其实赵祯没有多心,这案子虽然离奇,可是包拯他们已经发现了端倪。

  而且,他们能破此案。

  可为什么,最后三个人要欺瞒赵祯呢。

  尤其是叶青,皇城司可是皇帝的私人部队,无条件效忠于皇帝的。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叶青会那么自责,甚至于赵祯要把他充军发配,他反而更高兴的原因了。

  因为这个案子涉及的,是大宋的国本。

  种种迹象都表明,那晚进入垂拱殿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二皇子赵昕。

  也就是说,这案子很可能与赵昕有关。

  虽然赵昉是皇长子,可赵昉无心政务,根本就不想当皇帝。

  无奈,太子之位只能是二皇子赵昕。

  实际上,小小年纪的赵昕,确实也表现出了明君的潜质。

  在赵祯御驾亲征,二皇子赵昕监国的那段时间,他把京城治理的井井有条。

  赵昕虚心采纳群臣的意见,关心民间百姓疾苦,注重选拔人才。

  朝中上下,对这个小太子无不赞不绝口。

  而如果玉玺盗窃案与赵昕有关,这很可能断送了他的前程。

  甚至于,为了的储君就彻底与他无缘了。

  一个太子,半夜去盗窃玉玺,这是多大的罪名。

  问题是,整个东京城都掀起了一阵狂风暴雨。

  如果是赵昕偷得,他早就应该把玉玺还回去,或者直接扔在皇宫某个角落这案子也就不会深究下去了。

  问题是,赵昕偷了玉玺,并没有将玉玺还回去。

  包拯他们不放心,也去皇宫找过赵昕。

  毕竟是年纪幼小,不善说谎的赵昕眼神闪躲。

  他虽然没有直接承认,可包拯他们也明显的听出来。

  即便是玉玺在赵昕手里,怕也早已损坏了。

  因为赵昕亲口说的,他不小心打碎了一个东西。

  他是无心的,说着都要哭出来了。

  包拯等人吓得魂飞魄散,当下不敢再问下去。

  因为再问,怕赵昕就直接承认了。

  一旦赵昕承认了,无论他的动机如何,偷窃打碎玉玺。

  还是太祖皇帝传下来的传国玉玺,他的前程都会尽毁。

  为了保住这个小太子,包拯他们三人违心上书,说此案查无头绪。

  这也是为什么赵祯会暴怒,包拯他们无动于衷的原因了。

  包拯他们希望,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即便是玉玺失窃是一件泼天大案,然玉玺毕竟只是个代表而已。

  相比之下,赵昕未来的东宫太子之位才是最重要的。

  而皇城司的职能是对皇帝无条件的效忠,这件事对于叶青来说是一件极大的煎熬。

  所以他内疚,因为他违背了皇城司的训条。

  皇城司的第一条训条就是,效忠于天子。

  请收藏:https://m.ddxs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