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第 68 章_退出娱乐圈后我成了大明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多少角度。

  但是,这些数据都只是纸面上的。

  从苏哲返回体工队接受训练以来,他的成绩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苏寅生最初的预想,在有限的训练周期内,还不足以对苏哲进行技术细节的全面调整。

  就像是这个起跑预备动作,最初成型还是在苏哲初、高中时期在苏寅生手里接受训练时留下的技术基础,中间在经过了苏哲两年的娱乐圈生涯后,如今的这个预备姿势,虽然不能说不专业,但是绝不是如今最适合他,并且最符合当前运动理念的姿势了。

  只是,这种技术动作的调整,说起来也是极为艰难的。

  因为多年来的记忆定型,身体已经习惯了以这种姿势进行预备,以及之后的一系列技术动作衔接,因此,调整这个技术动作,就有可能对之后的衔接动作、习惯等等产生相应的影响。

  同时,更不用说这种这种技术调整,更多的是要让运动员明确地记住身体躯干的各种角度曲直和动作幅度——例如,请保持支撑膝关节角度°±°这种需求……

  可不论有多么地艰难,若想提升前60米的成绩,这种看似只是微末的细节调整,也都不可错过。

  对于苏哲来说,只有通过不断地校正、练习,首先将各种技术细节都完全地刻进自己的脑子里,然后撕碎从前的记忆,将这种全新的记忆写入自己的身体反射之中。

  郑文胜在到达田径馆后,一时也没有打扰苏寅生等人的训练,而是随意地在场馆内看了看。

  田径国家队的这个室内田径馆空间十分庞大,足以供运动员们在各自的范围内完成相应的训练。

  这个时段,正是各个项目的运动员都在专心训练的时间,有的像苏哲一样,正在由教练组辅助,在进行专项技术细节的调整,有的正在互相帮忙,进行大体量的负重力量训练,还有在用器械进行腿部力量训练的,林林总总。

  国家田径队的医疗组在运动员们训练时也守在现场,以便在运动员们训练中出现损伤时,能够第一时间进行相应救治,同时,在训练之后,医疗组中的按摩师们也会帮助运动员们舒缓一身的疲惫。

  终于进入到训练间隙,郑文胜喊过教练们,将日本室内邀请赛的讯息传达给了几个相关项目的主管教练。

  “怎么样?这个时间会有问题吗?”郑文胜询问道:“如果时间上不合适的话,咱们推掉几个项目也是没什么所谓的。”

  这次邀请赛的时间在12月10号-13号,基本上各个项目的训练都完成了一个小周期,而对于这种邀请赛来说,也不需要专门调整运动员们的竞技状态,倒是确实都没有什么影响。

  各个教练纷纷摇头表示没有异议,这事儿基本也就这么定下来了。

  在苏寅生将邀请赛和赛后专访的消息告诉苏哲后

  请收藏:https://m.ddxs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