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4章 逼都被人装完了?_重启2007,从学霸到学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抢答者答对加1分,答错倒扣0.5分。”

  “但如果是被我随机点起来回答问题的,答错或者放弃的扣1分。”

  “大家都听明白了吗?”陆时羡放大音量,声音在整个教室响起。

  可以很容易看出来,这个规则是用来激励学生能够主动回答问题的。

  就算答错了,这种踊跃积极的态度照样值得肯定。

  但奖惩制度的完善需要对应奖励和惩罚,不能毫无试错成本,只是程度较之于被动者轻一些。

  很显然,他的补充并没有被人放在心上。

  望着教室里满满当当都是跃跃欲试的眼神,陆时羡不由得再三感叹青春岁月的美好。

  “好了,上一章的内容虽然不多,但在我的眼里,比后面的很多重点内容都要重要。”

  “毕竟只有掌握了学习研究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这也是它们被放在最前面的原因。”

  他陈述完自己的观点后,终于进入此时学生们最期待的环节。

  “我的第一个问题是有谁能够简述显微镜的发展史,完成度达到80%即可视为回答正确。”陆时羡问出了一个所有人都没能预料到的问题。

  这下,整个教室像是被按下了播放暂停键,开始有人窃窃私语起来。

  “显微镜的发展史?这不是这门课程的内容吧?”

  “不是说要回顾上节课的重难点吗?”

  “我也在想这个问题,看来这1分没这么好拿啊!”

  课桌上,许多人原本准备高举的右手忽然不见了踪影。

  这个问题确实是有些超纲了,但它的难度其实并不高。

  但回答的难度恰好就是它不属于什么专业性问题,只是常识,可能并不会有太多人在这种知识点上花费功夫。

  不过能进燕大的学生无疑不是精英,很快有一个男生站了起来。

  陆时羡看了一下学号对应的花名册,男生名字叫彭杰,个子不大,眼神有神,看起来有些腼腆,但很有一种学霸的特质。

  对着他轻轻点头,陆时羡示意他可以开始回答问题。

  “显微镜是怎么出现的,我不太清楚。但据我所知,最早设计并对其应用的是吉利国物理学家胡克,在1965年,他制造了栎树的切片,第一次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植物细胞的构造。”这个男生显然有点东西,虽然这个历程很多人都知道,但他连年份都记得很清楚。

  “他将这些蜂巢状的小孔命名为cellar,这也是现在细胞名字的由来。”

  这些东西哪怕刚开始学习生物学都能说上几句,所以彭杰并未多说什么,开始说下面的内容。

  “接下来是贺兰科学家列文虎克,他自制出来的显微镜放大倍数高达300倍,第一次让人类通过肉眼看见了活的细胞。”

  “到了18世纪,徳国物理学家恩斯特阿贝再次改进了显微镜,并对显微成像的波理论命名为阿

  请收藏:https://m.ddxs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