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章 搞个买卖_民国签到:从一个脚巡开始发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谓车厂子,其实就是民国时期的出租车公司,老板买上几辆人力车,车夫们过去租赁一辆车,靠拉车载客挣钱,每天缴纳完车份儿钱后,剩下的便都是自己的。

  虽说这行不管刮风下雨、寒冬腊月的,都得撒开腿、拉着洋车满街跑,可以说非常辛苦了。

  不过,每月挣的钱却不算少,一个月下来少说也能挣上八九块钱,比林鸿飞这些巡警挣得还多。

  吴二憨对于车厂子这种买卖,可谓非常熟悉了,毕竟也是资深从业人员了。

  “要说这车厂子是躺着赚钱,的确不假,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每天收车份儿就行····”

  在吴二憨的讲述中,林鸿飞对于车厂子这种买卖的了解愈发深入了。

  原来,除了洋车在动力系统上是靠人的两条腿来驱动,车厂子这个行业其实和后世的出租车、滴滴什么的并没有太大区别。

  京城内的车厂子有大有小,基本上都是私人开设的,大一些的车厂子能有一二百辆洋车,小一点儿也能有个七八辆、十来辆。

  每辆洋车分为白天、黑夜两个班次,一般白天是早上六点到下午五点左右,剩下的时间便是夜班了。

  因为洋车有新有旧、有好有坏,所以人力车夫向车厂子老板缴纳的车份额度,会根据车夫负责的班次早晚、洋车质量进行划分。

  一般而言,车份儿钱都在两角钱到三角钱左右,一天一结算,概不拖欠。

  而那种最新、最豪华的洋车的车份儿还要更贵些,毕竟大家都愿意坐新车,自然不愁客源。

  而那些有身份有地位、出手大方的客人也愿意坐这种车,如果车夫把洋车拉得又稳又快,他还能额外收到小费,挣得比普通车夫多出好些来。

  所以,有些车夫为了能挑上一辆好洋车,都得私下给车厂子老板或者管理洋车的人员送好处。

  吴二憨现在主要拉白班的车,年轻的时候,他也是一身力气,曾经连续四五年都是白班黑班连着跑,只不过后来过了三十岁,身子骨没那么抗造了,就只拉白班了。

  白班的话,客源多,但是每次收费要低一些。

  黑班呢,客人少,毕竟晚上大家忙了一天,都回家休息了,因此每次收费就要偏高一些。

  不过,黑班的车夫依旧不缺生意,毕竟晚上还会坐洋车的客人,基本上都是赶酒局、听戏园子、勾栏听曲的人们,这些人手头都有闲钱,不在乎多一分少一毛的,出手也大方。

  所以,黑班也好、白班也罢,车夫们挣的钱其实差不了多少。

  “鸿飞,你想吧,这一辆洋车,咱就按白班三毛钱、夜班两毛钱来收车份儿,一天下来,一辆车就是5毛钱。”

  “一个月,就是十五块钱,也就是十五个大洋,一年下来,可就是一百八十个大洋。”吴二憨给林鸿飞算了算,声音都有些激

  请收藏:https://m.ddxs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