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4章 议和了_民国签到:从一个脚巡开始发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次坐镇奉军第二梯队指挥作战的是郭松龄,此人的军事才能在整个奉军内部可谓首屈一指。

  但因为此人资历较浅,所以在最初加入奉军时并不被重用,一直到结识了张汉卿后,他才获得了可以展示个人才能的机会。

  郭松龄很清楚,在西线奉军溃兵、第一梯队自行撤离之际,如果自己指挥第二梯队挡住了直军的进攻,那么在战后,自己就是头功一件。

  有了这等功劳,哪怕那些奉系老人们对自己再为反感,也不可能阻止自己在军中的崛起了。

  所以,郭松龄可谓是绞尽脑汁,把毕生所学都用在这场阻击战上了。

  而张汉卿也深知郭松龄的才能,所以直接大权下放,由郭松龄全权指挥作战。

  于是,本以为获得了主攻任务,可以立下大功的直军士兵迎头就撞上了一堵铜墙铁壁!

  几番进攻之后,不仅毫无收获,第一波进攻部队还伤亡惨重,失去了再战之力。

  眼见着正面进攻受挫,吴子玉索性再次故技重施,正面进攻吸引奉军火力,侧面迂回直插奉军阵地,妄图再通过这种方式,将奉军第二梯队的防线冲垮。

  但郭松龄早已研究过西线奉军溃败的原因,所以哪怕正面战场上打得十分激烈,他也依旧挤出了一支部队埋伏在阵地侧翼,将迂回而来的直军部队数次打退。

  此时,吴子玉想到林鸿飞手中有四辆铁甲车可以作为冲锋的利器,因此便迅速派人去江北军营地调遣。

  然而到了江北军大营才知道,林鸿飞把这4辆铁甲车都带出去清剿奉军溃兵了。

  没办法,这人又赶紧去寻找林鸿飞的下落,等好不容易找到林鸿飞,把4辆铁甲车带回来时,张汉卿、郭松龄已经为主力部队争取到了足够的撤退时间,然后带着奉军有序撤离了。

  这件事让吴子玉颇有些气恼和遗憾,气恼的是自己竟然败在了两个后辈手里,遗憾的是没能把张汉卿给逮到,否则还能用他作为筹码,在战后从奉军手里多争取一些利益。

  随着奉军撤回关外,直军本想直接突破山海关,直接占据整个东三省,将奉军彻底击垮。

  此时又是张汉卿和郭松龄在山海关一带组织防线,屡次将直军击退,硬是让双方就此僵持下来

  最终还是在英国人的调停下,双方这才握手言和,并在一艘英国军舰上签署了和约。

  此时的直奉两家已经没有了战场上那股你死我活的劲头儿,两拨人互相也都熟识,一个个的还笑呵呵的拉起了家常,仿佛前些日子血流成河的战斗都从未发生过一般。

  只不过奉军军官们的笑容中,多少带着些苦涩,两个月前12万奉军入关作战,结果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最后只有少帅和郭松龄带着2万余整建制的奉军回到关外。

  张大帅得知此事后,直接把手里

  请收藏:https://m.ddxs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