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5章 后起之秀_民国签到:从一个脚巡开始发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了,自然养活的人口也就多了。

  仅仅是北安一县的人口,就抵得上松山、仁义两县的人口之和。

  自然,当地的地方民团、乡勇势力也颇具规模。

  再加上北安、平城与江渡并不接壤,中间还隔着松山、仁义、辉县三县,所以对于林鸿飞的势力,他们了解的不多。

  因此,对林鸿飞这个江北镇守使,自然十分的不感冒,连派人去祝贺一下的表面功夫都懒得做。

  对于这一点,林鸿飞非但不生气,反而还挺开心,毕竟北安、平城两县要是对他十分的客气、毕恭毕敬的,林鸿飞还真是不好找借口拾掇他们。

  可现而今,既然你们这么不给面子,那还有什么可说的。

  对于这两个农业、人口大县,林鸿飞可是早就想攥在手里了!

  此时,房门被人缓缓推开,李奎走进来提醒道:“县长,时间差不多了,您该去工地视察了!”

  林鸿飞转过身,点了点头:“嗯,好!”

  随即,林鸿飞拿上桌上的礼帽,又带上一副圆片墨镜,一路走出县衙。

  此时卫队早已牵马等候,林鸿飞翻身跨上白马,带着一众随从向着工地方向疾驰而去。

  煤矿的改造以及印染厂、棉纺厂的施工都进展的十分顺利,而且工程速度也远远超出了计划时间。

  原因也简单,不是谁的手下,都有着几千名年轻力壮的俘虏工人的。

  林鸿飞从本地雇来的普通百姓,他们还有休息的时间,可这帮俘虏工人,那纯粹就是从天不亮干到太阳下山,中间除了吃饭的时间,根本没有休息的空当。

  此时的厂房已经封顶了,内部的装修也在持续进行,为了保证这两座工厂的正常运转,林鸿飞又在煤矿附近建起一座小型的火力发电站,以供应工厂、煤矿的电力需要。

  这些大工程建造下来,基本上快把林鸿飞手头上的流动资金消耗干净了。

  好在他还是颇有积蓄的,再加上手头也积攒了不少真金白银,这些都能拿来换取现钱,所以并未出现资金链断裂、兜里没钱的窘状。

  但这些投入都是值得的,一旦工厂建成后运转起来,用不了两年的时间,这些投资就全都赚回来了。

  正当林鸿飞准备去一趟煤矿那里视察一番时,一名通讯兵带来了一条让他神经一绷的消息:

  “县长,接到来自陆军部的消息。”

  “直系的曹大帅与奉系的张大帅结成同盟,他们要反了段大帅!”

  “嘶!”

  “大的终于要来了!”

  林鸿飞表情立刻变得严肃起来!

  直皖之间的矛盾彻底明面化了,根据林鸿飞的记忆,这场战争之后,皖系被直奉联军击败,皖系首领段大帅被迫下野,大批皖系骨干逃亡东瀛。

  随后,直系首领曹大帅被委任为直鲁豫三省巡阅使、吴子玉担任巡阅副使,位居直系二号人物。

  林鸿飞从一名巡警起家,到位居江北镇守使的高位,全都靠钱明鹤、陈奉昌这两位皖系大将的扶持。

  所以,林鸿飞这个还不到三十岁的江北镇守使,已经被北洋内部视为皖系的后起之秀了。

  一旦皖系失败,林鸿飞自然难逃一劫。

  请收藏:https://m.ddxs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