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95章 高天原神称天照 东流王者夸大国(中_兰若蝉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地土语结合,在重塑语言的同时,记事修史,以聚辛辛黔首心。天孙刘氏,正是帝尧尹祁苗裔,于是上古尹祁兄妹东渡传说自然就成了倭史的。考虑到大奄部落在倭称国主已久,天孙将大奄先贤一并封神,称大国主神。倭地最强大的两个部族由是合一,其国遂兴。」…

  庆云听罢,也是长叹一声,「史之错综,一言难尽。晋地祠堂一块损毁的石板竟是别国神话肇始。不见容中原的战败王族出走海外,反能因祸得福,大展雄才。」

  「是啊,史书所记,只言片语,不过真相万一。故难免视角偏颇,管中窥豹。英雄未必英雄,小人未必小人。当历史定型成故事,故事里才有英雄和小人。而历史是立体的,想要真正还原原本的真相,需要知道的还有许多,前因,后果,时舆,礼法,文,武,格致,人心,食货……错判任何一事,对于当事人都是不公的。」,暅之一时偶感,也不免唏嘘。

  最后还是财迷老道打圆场,想要劝劝这对儿易上头的年轻人,「不独历史如是。就算是时局,又有几人真能看得通透呢?」

  这一

  句话正戳在了庆云最纠结处。尹祁眺雾虽死,但他临死之时却在庆云心里埋了一颗种子。

  庆云搁置父辈之间的恩怨追随魏王,是被魏王同天下并九州的理想感召。那么如果还有人怀揣同样的抱负,庆云应当如何取舍,又如何区分孰善孰恶呢?

  「看来檀君对老道这句话感触良多啊。」,李诡祖笑眯眯地望着庆云。后生心中事自然逃不过他这般知天命者的掐算。

  庆云并没有回答,老道也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领着他们出了清虚观后门,继续揽胜之旅。

  清虚观南庙宇端庄,供奉的居然是儒家圣人——孔子。

  三晋之地与孔子并无太多交集,尧时故都更与之毫无渊源,然而这里仍然有一座文圣庙。

  孔庙的香火虽不比清虚,但也还算得上繁盛。

  老道笑呵呵地向众人解释道,「道本非教,道亦是教。道,教化世人,巡天理,敬天,地,君,师,贤。孔圣虽不属我教,仍是圣贤,故平尧尚道,亦不嫌儒。」

  庙中立有一碑,碑上刻的是一段《论语》,引自《尧曰》一篇: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这是尧对舜说的一段话,口气听来颇有几分怪异:好啊!你这个小子,天命现在轮到你的头上,让你继承大统。可是如果天下穷困,你的帝位就算到头了!

  尧在说这句话的时候,似乎是认命了。认命的原因,是因为民心在舜。因此他同时警告舜,若是让民生倒流,背离民心,这个位置必然又要易主了。

  庆云在碑前沉吟片刻。财迷道人只当未见,静待了一炷香的时间,方才移步换地。

  「孔文子可以为文,我道家也有先贤以文相称。计文子之才,非鬼谷不可与敌。」

  下一处拜谒的道场,所奉先贤正是被道家尊为文子的辛钘,以号行,曰计然。计然曾传范蠡七条计策,范蠡仅用了五条就平定了吴越之地。有徒如此,可知其师。

  扫叶僧

  请收藏:https://m.ddxs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