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章 四夷僧院堪卧虎 三韩故事起柳花_兰若蝉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枯燥的经文,

  讲的都是史诗一般的上古往事,倒是别有乐趣。

  当然,这些故事都是以戎州,也就是现在的身毒为中心展开的。

  用婆罗门大师的话说,身毒是华夏人对他们的蔑称,信众一般称为天竺。

  两词同源,只是音译各有褒贬。

  天竺人以戎州须弥山为中心,分天下四州。

  东望大国,西通商路,北临崇山,南有乔木。

  当然,后世翻成东胜神州,西牛贺州,北俱芦州,南赡部州,也不失为一种半意译半音译的说法。

  这东胜神州乃是依昆仑赤县神州之例,翻译得倒也确切。

  蜚驮古谕,上古之初,神我的祭品化为万物,

  口化婆罗门,代表智慧,传递神谕,就相当于中原士族公卿高高在上;

  手化刹帝利,主征伐,握权柄,如将佐百僚;

  腿化吠舍,皆地主豪商,如华夏寒门;

  脚化首陀罗,例为蚁民;

  至于不入籍者,为奴为仆,那都是不由自主的贱民。

  这些士庶之别,阶级之分,其实在魏晋时期的中国也是非常严格的,所以中原信众也不难理解。

  所谓蜚驮古谕,其实就是给这种不平等的制度一个天定的名分而已。

  不过理解归理解,庆云的生长环境与世无争,他对那些阶级间的繁文缛节是非常不以为然的。

  所以啊,听到这后半段就有些走神了。

  好在婆罗门大师也没打算讲很久,反正这寺中讲经走得是流水席,每天都要出面和信众宣讲,贪多反而难讲透彻。

  等到信众散去,庆云推醒了元法僧,便往后院禅房寻李神俊去也。

  李神俊出身不俗,出手自也阔绰,在这里独自包了一处单间,甚是清雅。

  二人扣开了门,寒暄几句,庆云瞥见李神俊手中握着一本花名册,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名字。

  在书页卷起的最高处,赫然是萧衍二字,庆云一时便起了兴趣,随口问道,

  “李兄这是在研究什么呢?”

  李神俊也无意隐瞒,将册子摊开,

  “我从大统那里讨来了在四夷馆借宿的人员名单,想碰碰运气。

  要是里面藏着些什么贵人,能助我等上山也未可知。”

  听这么一说,元法僧也急忙凑过来了,三个人津津有味地研究起了这本名册。

  名册里有很多名字已经被划掉,想是已经离寺,但剩下的名单依然很长:

  高昌国马义舒王子

  柔然国沙弥尼郁闷

  倭国苏我高丽

  新罗国智大路王子

  扶桑游方僧慧深

  百济国宇文本柕

  高车国大连翮祖

  东离国比丘尼许黄玉

  仇池国杨绍先比丘尼杨洌

  扶南国柳心舞

  盘盘国无上僧

  伽耶国苏鲁

  毗骞国不灭僧

  伊伯国刘必金多

  吐谷浑慕容圣婴

  盘古国司烜蒙哥

  写在最后的,就是南齐一行人:萧衍,席阐文,萧云长,太史叔明,褚万春。

  “这个名单能有什么用?”

  请收藏:https://m.ddxs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