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3章 青霉可将青囊浣 黄耆更固黄庭坚(中_兰若蝉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特别招来小龙王询问此事,却只问了一个问题:菜色何如?

  听闻小龙王一番盛赞,魏王便私下里邀请莫愁为水陆大会代庖当日午膳。

  魏王以及诸国使节所食均出自莫愁的素手,所以他们才没有向那些禁军一样遭到混入御厨房的抱大僓算计。

  两次筵席其实都是莫愁仓促为之,并没有时间提前准备特别的食材。

  但今番就不同了,在寻常菜色的基础之上,我们的五星米麒麟大厨李莫愁又添了一些自己独创的菜品。

  她专门到镇上寻了羊羔坐臀、小猪耳朵、小牛腰子、獐腿肉和兔肉,将它们打成肉末混合辛,香一并腌制,灌入肠衣,塑为肉条。

  羊臀肥厚,得其膏香;

  猪耳脆滑,增其口感;

  牛腰软糯,可嘉后味;

  獐腿结实,赋其嚼劲;

  兔肉百搭,润滑百味。

  这几种食材充分混合,灌入肠衣,风干之后再煮熟切片……

  那真是香脆耐嚼,入口流油,辛香之味轮流撞击味蕾,令人回味无穷。

  当莫愁捧着这等美食出现的时候,庆云仿佛连外伤都瞬间恢复了,追着那阵香风,一路小跑着哀求莫愁赏他尝鲜。

  庆云在众人中本就是小字辈,而今又是病号,莫愁母性骤生,自然不会忤了他的性子,便伸出葱葱玉指,拈了几片,投喂在庆云嘴里。

  庆云两排牙齿一合,那羊臀肉里的油就横标了出来,落在地上,如梅花点点。

  陶弘景恰好瞧见,随口吟了四句杂句取笑道:

  杂陈五糜入愁肠,不思百味混椒姜。

  馋涎何需羞相拭,欲滴谁家庭烙梅?小

  龙王趁莫愁不备,也偷了两片灌肠塞在嘴里,口中一边冒油一边揶揄陶弘景,

  “唔~嗯~华阳先生您这个武学医道自然都是没得说,只是文心还差了三分。

  这首歪诗作的,连韵脚都不对。”

  其实陶弘景不过只是顺口一溜,小龙王也只不过是找个借口掩饰偷食的尴尬,但架不住有人要显摆。

  萧衍一直想找机会引起莫愁姑娘的注意,这时候一听小龙王提起文心,来了兴致。

  这文心之说,本是昔齐竟陵王幕僚,与萧衍同列竟陵八友的沈约所提,

  沈约的弟子刘勰正在整理一本文学书,名曰《文心雕龙》。

  因此萧衍一讲起这文心,便颇有口若悬河,欲罢不能之势。

  开始考究起这最后一句“欲滴谁家庭烙梅”应该如何修改,方不离规矩。

  这书生意气一旦风发,便如野马难收缰。

  莫愁眼见没人制他,只能一边摆盘,一边接过了话头,

  “我觉着华阳先生这几句小诗挺好,将馋涎欲滴的样子写活了。

  尤其最后这一句,虽没踩到韵脚,却最有诗意,

  听上去仿佛是‘玉笛谁家听落梅’,很有画面感。

  以后这道菜品便可以此为名,倒也能遮了你们眼下偷食的丑态。”

  莫愁姑娘本就是大家闺秀,读过些诗书的女子,所以品评也自有见地。

  萧衍听她一开口,态度便一下子大转弯,跟着夸起华阳比喻生动以及……

  更为重要的,自然是莫愁姑娘的厨艺。

  蜚驮堂眼下摆的一场筵席还真是大阵仗,

  华阳先生,竟陵王一行,萧衍的部属,庆云诸兄弟与殷姑娘,还有在这里养病的吉白尼,高桥尼,整整十八人。

  其时民风尚分食,这十八桌罗列排布,任何一间庵堂都放不下。

  于是众人便在院中结阵劝食。

  大家且食且聊,除了大赞莫愁姑娘的手艺,自然也不忘了夸全神医的手段。

  庆云和高桥尼也先后向全神医致谢。

  听着高桥尼一口生硬的华语,庆云忽然想起了自己在虎牢的猜测,

  于是暗自丹田运力,舌绽春雷,吼了一嗓,震惊全场。

  请收藏:https://m.ddxs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