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4章 士官生的心路历程_1901铁血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蔡锷生于1882年,幼年在私塾读书,十三岁考中秀才,十五岁考入长沙时务学堂,师从梁启超、谭嗣同,后入上海南洋公学(后世上海交大的前身)。

  1899年赴日本,就读于东京大同高等学校。这时,中国在腐败的清王朝统治下,山河破碎、国力孱弱,帝国主义虎视鹰瞵。蔡锷像许多热血青年一样,怀着急迫的心情,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

  1900年,他随唐才常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义,失败后改名“锷”,立志“流血救民”。复去日本,入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军事,在日本,蔡锷一面如饥似渴地学习军事知识,一面苦苦地思索拯救中华的途径。

  沙俄肆意入侵中国东北,蔡锷与同学一起组织“拒俄义勇队”。

  1901年11月,蔡锷第一次在报纸上看到忠义军劫持沙俄火车的报道,看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标题时,不由地击节叫好,心生感佩,记住了林重这个名字。

  之后,他非常关注忠义军的消息,凹山反击战的报道‘沙俄是纸老虎’、‘忠义军开着火车打沙俄’,以及袭击俄国矿山等等,在学校里,蔡锷与同学蒋百里、张孝准,同被称为“中国士官三杰”,他们这群留日学生经常一起讨论忠义军事迹,均热血澎湃,恨不能立即加入忠义军,痛击沙俄。

  此时,日本报纸和军方当然对忠义军极为吹捧,但是,在林重杀了花田等七人之后,日方的热情消减,对忠义军起了防范之心,通过军校的渠道,蔡锷等人知道了此事。

  舆论在忠义军发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后,发生了变化,获悉忠义军残杀了沙俄二十多万百姓、因此逼停了战争之后,留日青年军人们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忠义军到底是土匪,不是军人,一派认为忠义军依然是民族英雄,只是手段稍微过分。

  几个月前,林重当众摔死英国驻上海总领事汤姆森的新闻爆出,蔡锷等人彻底无语,固然,‘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让他们也极为愤慨,但一粒子弹能解决的事情,为什么要那么惨烈地杀人呢?此时,留日学生们判断,林重的忠义军不是部队,只是土匪的悍勇发作。

  要知道,日本英国都是沙俄的敌人,可是,林重在与沙俄为敌时,却杀日本人和英国人,此前,日本英国的报纸对忠义军大为褒扬,之后,英国报纸一片谴责之声,日本报纸也沉默许多。

  谁得罪他,他就杀谁,这不就是土匪的作风吗?

  六月份,军校毕业,很多人乘船回了上海,蔡锷主张去东北看一看,蒋百里、张孝准等人也想着就近看看林重这个传奇的枭雄人物,这样,十二个人一起来了。

  军校老师替他们联系了日本满洲军司令部,十二人从朝鲜过来,此时,俄

  请收藏:https://m.ddxs6.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